国家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规划发布
2022-11-30
科技部11月9日发布的《“十四五”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规划》(以下简称《规划》)指出,鼓励国家高新区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、新能源、生态环境保护、清洁生产、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,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;同时支持园区加大清洁能源使用,降低化石能源消耗,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绿色化智能化融合发展。
《规划》提出,加强绿色低碳技术研发应用。鼓励国家高新区引导企业建设绿色技术验证中心、绿色技术创新中心、绿色技术工程研究中心等创新平台,聚焦化石能源绿色智能开发和清洁低碳利用、新能源、生态环境保护、清洁生产、资源综合循环利用等领域,开展绿色技术攻关和示范应用。支持区内企业、高等学校、科研院所探索建立绿色技术标准及服务体系,推广运用减碳、零碳、负碳技术和装备。
推动绿色低碳产业发展。鼓励国家高新区谋划建设低碳产业专业园,培育新能源、新能源汽车、绿色环保等绿色产业集群,发展绿色低碳技术咨询、碳资产开发管理、第三方合同能源管理、环保管家等服务业态,强化绿色产品、绿色装备、绿色低碳解决方案供给。支持园区推进产业绿色低碳转型,促进大数据、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与绿色低碳产业深度融合,打造绿色工厂、绿色供应链、智能工厂等。
优化绿色生态环境。支持国家高新区绿色低碳循环化发展,严格控制高能耗、高排放、低水平企业入驻。鼓励园区倡导全面节能降耗,加大对工业污染物排放的全过程防控和治理,降低污染物产生量。支持园区加大清洁能源使用,推进能源梯级利用,降低化石能源消耗。鼓励园区引导企业完善绿色认证和标识体系,建立绿色产品采信机制。
据了解,截至2020年底,国家高新区总数达169家,其中东部70家、中部44家、西部39家、东北16家,建设了21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,成为我国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载体。其中,国家级化工园区(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、高新区)48家,产值超过千亿元的超大型园区17家,超大型和大型园区产值占比超过化工园区总产值的50%。但仍有约56%的化工园区是产值低于100亿元的小型园区,且大多处于建设发展的初级阶段。
在新形势下,国家高新区尚存在一些问题:一是自主创新能力亟待进一步提升,高端创新资源集聚不足,引领性原创成果突破不够,支撑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作用尚未充分发挥。二是主导产业核心竞争力有待加强,产业优势和特色不突出,对产业链供应链安全支撑还不够。三是发展质量不平衡,东中西部园区发展差距比较大,支撑国家区域重大战略和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的能力有待增强。四是国际化程度有待提高。五是制度环境和创新创业生态有待优化。